“艺术研究”名师讲堂第三讲:景育民教授——《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

2018.06.10
       2018年6月8日下午3:40,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会副主任、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景育民教授在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的主题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王彦发教授主持。

“艺术研究”名师讲堂第三讲:景育民教授——《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

       讲座分为两个部分:城市文化的当代转型和景育民个人公共艺术案例阐述。
       在“城市文化的当代转型”的部分,景教授首先带领大家梳理了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脉络,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法国的凯旋门再到美国现代艺术家肯尼斯·斯内尔森的作品,认为城市雕塑(Urban sculpture),作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体现城市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的空间造型艺术作品。在讲到中国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的发展时,景教授结合自己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多方面开展论述,从我国建国以来城市雕塑的获奖作品入手,逐步阐述我国城市雕塑从内容、形式、媒介、材质等方面发展和变化,深入分析了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多元发展方式,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就如何将公共艺术的人文关照与城市公众文化相融合,创建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当代公共艺术作品,做了全方位的阐释。他认为,中国的雕塑作品已经由“纪念性雕塑作品”逐步演变为与城市公共艺术相融合的“公共艺术作品”。

“艺术研究”名师讲堂第三讲:景育民教授——《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景教授对个人公共艺术案例《柱体的延伸方式》《飞越时空》《十二生肖》《梦幻新舟》《行囊》等进行分析。作品《行囊》呈现给大家的是一种有关“行动的艺术”的观念。行囊乃空包,可谓“容器”,每到一个城市都承载着笔者对这个城市的热情和期待,同时也是“行走”的、移动的。它在这个城市驻足之后会随着行囊背后N个城市行走记录的不断添加而扩展着作品的信息含量,这区别于传统的定位方式,而以位移的状态成为典型的“行动的公共艺术”。《行囊》驻足于一个城市并栽种城市的花草构成一个别样景观参与到该城的日常生活之中,传递和普及着人类文明进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念。目前,《行囊》已经坐落在包括澳大利亚佩斯、长春、长沙等城市。景教授另外一件创作于北戴河新火车站的大型装置性公共艺术作品《对接·启程》,虽然是对历史记忆追寻的惯常命题,但是作品在表现观念、手法及材料运用上都呈现出独到的创新精神。作品还原了清政府确认的第一个旅游火车站的 场域质,通过蒸汽火车的重构,融入多媒介(铸铜、铸铁、锻造、建筑空间铺装、场域策划、真实材料的搜集、拼接与重构、卡通动漫的介入等等)的语言形式将历史与当下整合一处,并通过“人物”的塑造表现历史与现代的超时空对接,使民族性与国际性融为一体,反映了多元互补背景下的后现代文化思维。景教授的公共艺术案例为学生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景教授在公共艺术领域研究和实践多年,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两度获得“中国公共艺术学术奖”及“中国环境艺术最佳范例奖”,他的观点和创作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当代公共艺术无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景教授的讲座激发了我院师生对城市雕塑及公共艺术的研究兴趣,提升了同学们跨界、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无疑也将为我院雕塑专业未来的发展增加更大的积极力量。

“艺术研究”名师讲堂第三讲:景育民教授——《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
关闭

密码登录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