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 文润河南”主题活动在我校举行
12月30日,“山清水秀 文润河南”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评论成果展示主题活动(第二场)在我校举行。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文联、河南日报社联合主办,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大河美术报社、郑州美术学院承办,以荣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河南作品为切入口,用文艺评论的方式展示河南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旨在推动河南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再攀新高峰。
活动现场
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武皓,河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学文,河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袁继文,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孙先科,大象出版社党委委员、总编辑张彩红,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赵慎珠,河南日报社大河美术报社董事长熊飞,信阳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传媒学院院长、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吕东亮,大河美术报副总编辑李向华,省纪委监委二级巡视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程云,河南评协副主席、河南省直文联副主席张良,河南杂技集团副总裁刘易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书法研究院院长金玉甫,河南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高红波,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高敏,河南大学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徐芳芳及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大河美术报社,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阳师范大学、大象出版社、郑州经贸学院、河南省美术馆、郑州美术馆等有关领导嘉宾出席。我校党委书记王冰、校长石品、副书记李亚飞、副校长丁孝佳、党政办主任李供应、团委书记张永伟、造型艺术系主任杨淑馨、公共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冯娟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师生出席活动。活动启动仪式和主旨演讲由孙先科主持,圆桌对话由石品主持。
王冰致辞
王冰代表学校对本次活动在我校举办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出席的领导和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站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上,举办河南文艺评论成果展示主题活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十年来我省文艺评论工作的经验成绩,展望前景、谋划未来,可谓继往开来、恰逢其时,对助推河南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活动在我校举办不仅是对我校致力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研究所得成果进行全面检阅的一次宝贵机遇,更是对我校加强艺术理论学科建设,凝练育人育才内涵特色的有力支持与深切鼓励。学校将紧抓活动契机,吸收百家之长、积蓄跨越势能,致力做强特色学科、优化专业体系、深化理论建构、提升育人质量、创作艺术精品,加快落实楼阳生书记调研指示要求,为教育强省、文化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学文致辞
张学文在致辞中表示,新时代以来,河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精品力作,文艺评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集中展示的文艺评论成果,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开展文艺批评的生动体现。河南日报社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河南省文联及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创新提升文艺评论工作质效,为助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推动河南文化强省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武皓致辞
武皓指出,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是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河南文艺评论工作者始终坚守文艺评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发挥文艺评论的引导、评价、推动作用,推出了许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艺评论精品,为河南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省文艺评论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扛牢新的文化使命,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推动河南文艺事业在新征程上再创新辉煌。
吕东亮解析图书《诗书里的成长》
徐芳芳解析曲剧《鲁镇》
薛培解析歌曲《如许》
杨志敏解析豫剧《大河安澜》
刘宏志解析网络文艺《陶三圆的春夏秋冬》
主旨演讲环节,信阳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吕东亮,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徐芳芳,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薛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文系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杨志敏,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刘宏志,分别聚焦图书《诗书里的成长》、曲剧《鲁镇》、歌曲《如许》、豫剧《大河安澜》、网络文艺《陶三圆的春夏秋冬》等获奖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赏评,回答了“河南文艺缘何如此亮眼”这一核心问题。
圆桌对话
下午,文艺评论家们以“聚焦‘五个一’ 勇攀文艺高峰”为主题开展了圆桌对话。嘉宾们总结经验,研判形势,分析了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对传统文艺形式的时代表达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了加强“会校合作”、推动文艺评论学科建设和评论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等话题,以期共同推动河南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嘉宾发言
李亚飞发言
李亚飞在发言中谈到,此次活动在我校举办对于师生是一堂生动的人文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课,师生们受益匪浅。他还着重介绍了我校多年来的高等艺术教育探索之路。他谈到,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学校的艺术创作、艺术教学、艺术研究和艺术批评,始终不忘振兴中原文化艺术的使命与责任,着力探索“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实践解答。接下来将继续引领师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反映人民的奋斗创造和时代的发展进步,深度聚焦“五个一”,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艺术人才,为繁荣发展河南文化艺术事业、建设文化强省贡献更大力量。
杨淑馨发言
我校“美术与书法”学科带头人杨淑馨谈到,在文艺繁荣发展的当下,加强 “会校合作” 是推动文艺评论学科建设、学术评价体系完善以及评论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他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文艺评论学科建设,发挥协会与高校各自优势,协作融合,发挥互补优势力量;构建学术评价体系,以“会校合作” 打破固有局限;优化评论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各方需携手探寻有效路径,为文艺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冯娟发言
公共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冯娟从“两个结合”与创新角度,结合我校理论课程建设实际,提出要深入挖掘研究河南传统美术,守正创新,以文化为根,以创新为翼,发挥我校的资源和优势,努力探索美术理论研究及话语体系建构,让中原乃至全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创作出有时代与地域特色作品,通过多种渠道传承传播,提升河南文化影响力。
石品主持圆桌对话
石品在圆桌对话结束时谈到,大家围绕活动主题,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结合各自的创作、教学、研究,分享见解、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文评的盛宴,一次携手共进,在河南文艺事业的高原上起高峰的新起点,值得点赞!
赵慎珠主持新书推介会
刘宏志作为专家代表点评《新时代河南文艺评论》
高敏作为作者代表分享对于《新时代河南文艺评论》的感受
接着,在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赵慎珠的主持下,举行了《新时代河南文艺评论》新书推介会。该书凝聚了河南文艺评论最新成果,于近期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刘宏志、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高敏分别作为专家代表和作者代表,在现场进行了点评和分享,并与学校师生们进行了互动。
孙先科主持启动仪式和主旨演讲
孙先科在整个活动结束时谈到:此次活动准备充分,内容丰富,组织有力,衔接自然,成果丰硕,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圆满成效。他希望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讲好河南故事、中国故事,发挥文艺评论的独特作用,为新时代整个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嘉宾参观展览
活动期间,嘉宾们还参观了在我校艺术展厅举行的“全省高校第四届‘创意河南’艺术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嘉宾们对一件件精美的艺术设计作品赞不绝口,对我校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搭建好平台,为“设计河南”战略作出的新贡献表示钦佩。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