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新闻中心

2013.04.18 新联蒙设计访谈之二:尖荷行动教学实训

2013.04.27
    新联蒙引:2013年4月12日下午2点,由郑州平协和郑轻易斯顿美术学院联合发起的命名为“尖荷行动”的“教学实训”正式拉开帷幕。由郑州平协现任会长徐涛带队,高书凡、赵蒙、柴俊峰、李群高、李孟军、郭玉龙六名实战资深设计师分别带组,截止4月14号下午三点结束开始提案讲稿,两天半的风暴碰撞,向评审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过程和结果。忍不着为这次有意义的事情鼓掌,做个访谈为这件事浇浇油、点个火、加把柴。采访者:徐长新(以下称新联蒙)新联蒙设计访谈栏目发起人之一深度创新品牌顾问机构品牌总监本期受访者:徐涛 青桐品牌总经理 尖荷行动发起人王宏民 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视传系 尖荷行动院方代表赵蒙 深度设计设计总监 尖荷行动导师柴俊峰 伙伴传褀设计总监 尖荷行动导师李孟军 朴石品牌创作总监 尖荷行动导师李群高 蓝色圣火设计总监 尖荷行动导师郭玉龙 青桐品牌设计总监 尖荷行动导师高书凡 先风品牌创作总监 尖荷行动导师(导师以提供稿件先后顺序排名)
    导读:发起人:真正激发了学生的设计意识院方:一次探索校企业合作的新路子,结果让人超乎想像导师:把实战型设计的方法和思维理念让学生了解并操作
 
新联蒙:这起活动的源起是什么?基于什么原因会有这次活动?

徐涛:说起这次活动,还要从一年前在北京与荷兰乌特勒支艺术学院进行学术交流说起,当时和作为主办方的 CDS 主席顾鹏先生聊起设计教育问题,对于如何提升、融合在校艺术生的商业契合度方面颇有同感,于是我就提出了这么个形式希望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设计方法、设计流程、团队配合乃至设计生活的了解,并且得到了顾鹏先生的支持和鼓励,经过和省内多个院校的多次沟通,最终促成了郑平协与易斯顿的首次合作。

王宏民:本次活动是在和徐涛、柴俊峰的一次聊天中说起的,是由协会发起的。学校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正好与协会的想法不谋而合,其根本目的还是能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掌握一些实战中应有的基本技能。

  新联蒙:听说这次参与的学生都是自愿报名,积极性应该没的说,那么请你谈谈这些学生?

赵蒙:我觉得学生们一开始是充满好奇的,毕竟他们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商业项目,也不了解商业项目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刚开始他们应该期待着每个导师都带这一本绝世的 武林秘籍 来传授给他们,只要必杀技拿出来就可以成为绝世无双的武林高手,经过 48 小时的参与学习,他们应该能从中体会到和逐渐改变认识,就像我在给我的组员讲课的时候说的一样: 大师也好,高手也罢,他们之所以能从一堆沙子中一下挑出金子,是因为他们凭借多年的经验、知识、阅历的积累磨砺出来的真功夫

柴俊峰:听老师说他们是自愿报名的,时间也比较紧。可能学生们有的还不太明白是怎么一个活动或者怎么一回事,而且这个活动是在周末进行的,能自愿放弃压马路的时间我感觉这也是非常难得的。这些学生中大部分是女生,这让参与其中的男生和我们有了更大的动力,因为她们在更努力的学习、作业,以追赶我们这些优秀的男人,老男人,所谓导师,呵呵。所以说他们每个人都很精彩。

李孟军:活动时间是安排在周末,能牺牲休息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本身就体现着同学们的状态,自愧不如!我上学时可能在打怪升级中。作业过程中同学们的表现可以用 2 个词概括:感动和意外。真的是拼了!《尖荷行动》虽然只 2 天半时间,但是他们却拿出了一周的精力。状态决定了一切!  
李群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很积极,也很用心,对知识的渴求欲很强。

郭玉龙:自愿报名是会好点,想来比指派要好很多。但是学生在面临一些意外情况,往往会迟疑,比如   ,提出的想法不符合要求后,再去想新方案,积极性就会下降等。

  新联蒙:这是郑州平协首次大规模地和学校合作,有哪些意义?效果和结果你认为如何?

徐涛:河南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达 50 所,在校艺术生达 5 万多人,这是一个宠大的群体,如果只是通过协会的小型活动来吸引学生被动的参与,我认为这样影响力比较小。再者,学生在学校的信息也比较闭塞,既然我们要帮助学生,不妨再主动一些,走进学校,和学生打成一片,并且我相信只有和学生近距离接触才能让他们相信你,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设计意识。总体看来这次的效果是出乎我意料的,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协会方和校方都非常满意,学生也感觉收获了很多不一样的、实用的知识。

王宏民:我认为活动的意义至少有以下几个: 1. 对于学校来说探索出了新的教学模式。 2. 对学生来说能获取最直接的应用知识技能。 3. 对各位企业导师来说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自己能有一个重新定位,获许会有一些观念上的启迪。本次活动的效果可以说让人惊叹!结果让人超乎想像。本次活动从开始开题到提案,共 48 小时(含吃饭、睡觉),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同学们做出了让导师吃惊的方案,而且提案汇报很专业很到位。

赵蒙:其实学校的教学和实战的训练各有所长,我觉得两者的结合是必须的,也是缺一不可的,是未来培育人才的一个方法。学校老师教授的是常识、技法,基础的理论知识,实战中学习的是战术,是一个综合素质的锻炼。就像士兵,只是枪法准不一定能打胜仗,更需要团队的配合,战略战术的支持,这一次实战培训得到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以及同业者的高度好评。之所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是因为学校管理者能大胆的尝试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实际也是一种教学管理的改革,学生从中也学习到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柴俊峰:学校一直在搞产学研一体化,但真正的出口在哪里?除了理论就是实践,那么与社会真正有效的对接就是最好的实践。减少学生到公司还要再花时间学习和锻炼就已经是一种资源的节约。很多高校意识到,但未必都能做到。作为设计的入口,一开始我们就应该为出口考虑。此次的效果我想还是很明显的,可以从后续出版的《尖荷行动之易斯顿》中略见一二嘛。


视传系   王闳民 (75329550) 13:03:06 
李孟军:商业设计可以说是一个 老中医 行业,靠的是技术与经验。我们都是从应届毕业生那一天走来的,就算在校期间专业再优秀踏入商业设计的大门还是 从零做起 。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郑平协这次发起的《尖荷行动》在伊斯顿美术学院首次试航成功,可能能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  

李群高:这次的实践活动很有意义。 1. 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革新。让教学方法更适用于市场对人才技术知识的实用性需求; 2. 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能提前进入一个社会实践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对设计的认识和认知度,让学生学习到更实用的创作方法,对毕业后的就业有实际的意义; 3. 对于设计行业来说通过这样的模式,对设计行业的人才培养帮助很大。其实每年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很多,而设计行业人才需求量也很大,可是还是有很多公司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毕业生好多找不到工作,出现 毕业即失业 的现象。究其原因,毕业生在校期间学到的是基础知识而设计行业要的是实用性人才,这个中间有了差距,而这个实践活动正好解决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我觉得,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未来设计领域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郭玉龙:意义我觉得重点在于开了先河,   各个环节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完善。
新联蒙:实战训练过程前中后,你肯定会有一些感触,请你谈谈?

徐涛:在整个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们一开始不太容易进入状态,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并且一开始我们对学生的期望也不是很高,只是希望他们能够了解一些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就好了,但没想到的是经过初步了解和磨和之后,学生们的劲头比导师们还要大,他们可以整夜不睡觉、整天不吃饭,这种设计精神让人咂舌。并且我们也通过学生了解到,学校的教育模式还是太过于呆板,老师大多数还是照本宣科,不能够激发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精神,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容易被调动起来, 作业 作品 总归是有区别的。

王宏民:我的感触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再好的想法也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得以证明,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取决于协会和我们学校两方面的共同努力,也证明了只有 协作 合作 才能实现 共赢

赵蒙:此次 48 小时的不间断训练,说实在的由于种种原因时间有点短,刚开始学生们还不熟悉工作流程和方法,等他们有所了解的时候,时间已不充做太多的思考。通过此次实训,我觉得学生们的潜力巨大,只要改变一下现在学校固有的教学模式,他们一定成长的更好、更快。

柴俊峰:陌生、熟悉、释放、快乐、主动、被动、痛苦、折磨、失落等等,这些词语是贯穿了整个过程,但最终我们是快乐的并具有收获的,其中我主要想传递给我的小组三个层面的思想:一、主动快乐工作,刚开始他们行动上很主动但并不快乐,因为做不出东西。二、思维导图法,传递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告诉他们视觉传达的意义。三、个人与团队,实现自我,服从团队。最终每个人都做到了,所以说 90 后学生并不想我们最初想象的矫情、自私,尤其是他们为了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几乎所有的人都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甚至有的同学连着三顿饭都没吃,精神可嘉。这让我们想起曾经的自己,不由振奋和欣慰起来。所以说他们每个人都很精彩。

李孟军:那 2 天确实让我 神游 了一把,课程结束第二天,再次回到办公室电脑前竟然会有些 不适 !哈哈 ~~~ 我开始怀念我的大学生活。那么,我以时间为线讲下我们小组的进程吧!
   第一天。下午 3 点:徐会长撤启作业命题然并分组,我是第六小组,组员有 9 位同学。下午 3 30 :小组找了个安静点的教室,同学们相互介绍,我讲了一些从业设计近十年来的一些心得及将来要注意的事情。希望他们少走弯路。下午 4 点:给同学看了些 最原始 的商业提案。设计不只是一个图案、需要策略去支持。下午 5 点:研究了一下作业命题,然后按照我们公司的一些作业流程及方法开始安排作业。方法和流程是我们设计的 任督二脉 。下午 6 点:同学们回宿舍搜集资料。我的国画老师说过:无废稿三千就不算是会画国画。晚上 9 点至 10 点:由于教室熄灯我们把讨论地点改在集体食堂。在食堂昏暗的灯光下我看到的是一种精神。
  第二天。至关重要,当天如果无法得出好的创意,可能会直接导致作业失败,最最紧张的一天!。上午 1 小时的头脑风暴会、然后自己选定自己的创作命题。说实话直到下午 3 点还没看到任何结果,那个紧张自然不用说,可能就是这样的氛围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后来有很多创意点在我的意料之外。一个导师的引导真很是重要,事后才感受到导师的威力,每个组的设计风格包含做事的风格都与导师神似,设计需要言传身教,用导师的气质感染组员。可能这也是企业所寻找的企业文化根的所在。清楚的记得当天晚上有同学凌晨 4 点还在微信上说话。
    第三天。冲刺的时间,因为下午就要做最终教学提案。只要前期基础做了好,后面就算再坏也在掌控之中。唯一担心的就是提案,在近百人的会场就连自己都不敢说做到淡定自如何况是同学们,这个就是我前面说的 意外 。结果是 6 个组的汇报各有特色,异常精彩,或幽默、或成稳、或机智。针提案我们组做的自己的选择,别人以 项目 为单位,我们是以 个人 为单位,我只想让 2 天来辛苦的每位同学都能在会场上看到自己的成果。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管是得到的是激励还是鼓励。上午 8 点至 10 点:设计方案敲定。上午 10 点至 1 点: 2 人找资料, 1 人写提案、主讲人做腹稿、其他组员围观学习。下午 1 点至 2 点:主讲人试讲,每个组员提意见。下午 3 点:汇报最终教学提案。下午 6 点半:活动结束。
    有没有发现时间安排没有午饭时间,到活动结束后才发现有好多同学近 24 小时没有吃饭。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拿不下的未来!感谢第六小组的每位成员, 2 天半的时间我们同修同进,我得到的更多。

组长赵创业作品《绿色之源》《让绿色蔓延》,组员邢若凡作品《沙结构》《沙漏与地球》;张婧宇 & 李秋霞合作《沙化的美丽地球》   ;王丹作品《和谐自然》;雷婷作品《希望之光》;林姜萍作品《绿色天使鸟》;邓玲 & 杨喻雯合作《萌芽》。

李群高:要说感触,我觉得感触处最深的是我们那个时代,如果有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哈哈!当然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感觉到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或者学习方式很感兴趣,也很喜欢,学生的那种求知欲和拼搏的精神也感染了我!

郭玉龙:这次的结果不重要。学生如果能在过程中学到一些东西,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一个新的项目拿到手时,也知道该如何一步一步去完成。我觉的就够了。同时在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很多有好的想法和概念,但在草图表达,和电脑执行上有很多不足。学校应该在这两方面加强锻炼。

  新联蒙:你对这些有设计专业的院校和学习设计的学生,有哪些寄语?

赵蒙: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只有不断的学习、积累、实践才能做一个出色的设计师。

柴俊峰:希望他们能早日投入到实践中来,不要一毕业就等于失业。也希望我们郑州平协能够将这样有意义的活动链接到更多的学校中来,让更多的同学受益。然后让我们共同为设计的将来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并赢得社会的尊重。

李孟军:做好每个时期该做的事,充实每一天。  

李群高:最后我希望艺术院校,能多通过一些尝试性实践教育及教学方法,为设计领域培养出更多杰出人才;设计领域的活力就在于不断有新的实用性人才的出现,而学校就是培养这些人才的摇篮;我也希望学生能多多参加类似的实践性的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让设计领域更加的活跃,因为未来的世界是他们的。

郭玉龙:设计是靠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大脑去思考,双手去实现,嘴巴去表达的事情,希望同学们能把每个环节都重视起来,不要厚此薄彼。然后还要不断的加强。一句话概括:要想有进步,就要天天练。
新联蒙:你认为本些活动还需有哪些改进?对在学习设计的学生有哪些寄语?

徐涛:本次活动是第一次试水,肯定会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时间的安排方面,可能有点过于紧张;有时需要加班,学校则有规定熄灯、归宿时间,有冲突;还有奖项和排名的设置方面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会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同时也希望未来合作的高校能够提供更多的、更全面的支持。对于在学习设计的学生,我认为你们一方面要做好书本知识的学习,因为这些基础知识是你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另一方面也要积极的与社会结合,这个结合并不局限于专业实习,比如了解行业动态、行业历史、行业名人、行业活动等等,要不断提升自己对于设计的综合认知。
王宏民:我认为本次活动总体来说很完美,从组织到展开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唯一觉得遗憾的是我们校方老师参与的太少,应当让学校的理论老师和企业的实战导师一起组成导师组来辅导学生。对于同学们来说无论是学习什么知识,首先应该有一个专注的好态度;其次是应当尽量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第三是看待问题应当有全局意识,整体意识;第四是应该知道设计认识比设计技能更加重要;第五是学会自我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子。
  新联蒙按:这不正是我们所倡议建立的教学方式,虽然这次时间很短。其实国外的设计学院几十年前的都在这样做。如果学生是四年的学习,最少需要有一年课题实战。设计不同于艺术,设计关乎沟通策略、关乎市场考量、关乎买卖方战略、甲乙双方沟通、市场化测算后共同完成,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漂亮或个性的画面,那是艺术。刚毕业的设计学生,总是想当然地在想在做一些设计,艺术性地在做设计作品。作品听起来很个性,更多时间还听到他们在抱怨: 为什么客户不选这个很漂亮的设计,而选了那个很丑的设计? 其实,也有实战的优秀设计师偶尔被请去去给学生讲个案例什么地 , 但这完全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这只是近距离面对面地再看一个实战案例,查看优秀案例的路径很多,网络即是其一。学生更需要的是过程和方法。郑州大学易斯顿的王闳民老师说:他们的本科教育是阶段性课程 + 虚拟创作。那么虚拟创作也算突破,同一个课题,每个学生能看到多种路径,我建议再增加学生整理项目思路和提报环节。现场提案就和实战很类似,现场打分,打综合分,比如 项目整理:项目思路:提案文件:表述表达:作品出品 =100 ,而非作品本身的分数,或许作品好但卖不出去,也是一个大问题。原来我看到很多设计公司在卖作品,近几年才逐渐转化为策略性提案。如果学样经过一段这样的训练,学生与社会上用人企业单位的工作方法和考虑套调都是一样的,学生和企业就能实现无缝对接。企业找人难和学生找工难的现状有望得到缓解。
 
 
文章转自  徐长新QQ空间 http://21960228.qzone.qq.com
关闭

密码登录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