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民艺之魅力,承传统之文化——我院举办朱仙镇木版年画展暨学术交流活动

2015.12.01
       12月1日上午,朱仙镇木版年画展暨学术交流活动在我院隆重开幕。 本次活动共展出近百幅朱仙镇木版年画作品,其中包括传统年画精品、创新年画精品和年画衍生产品等。在展览现场,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让众多师生流连忘返。活动期间,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张继中先生在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简要介绍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受到了我院师生的欢迎。
       据悉,本次活动时间为12月1日到12月6日,由易斯顿美术学院与朱仙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旨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艺人走进高校,讲解演示传统民间技艺,让我院师生接触、了解以“非遗”为代表的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努力探索一条发扬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的新思路。

传民艺之魅力,承传统之文化——我院举办朱仙镇木版年画展暨学术交流活动
 
传民艺之魅力,承传统之文化——我院举办朱仙镇木版年画展暨学术交流活动

传民艺之魅力,承传统之文化——我院举办朱仙镇木版年画展暨学术交流活动

传民艺之魅力,承传统之文化——我院举办朱仙镇木版年画展暨学术交流活动

朱仙镇木版年画简介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北宋,原本源于北宋宫廷中的神像画和新春佳节贴门神以避凶邪的习俗。门神、灶画在汉代便有雏形,但北宋以前皆为手绘,北宋时期由于活字印刷的出现,而引发木版水印门神灶画的出现。北宋“靖康之乱”后宋南迁,能工巧匠或被俘,或四处逃散,致使木版年画在大江南北扎根、发展,故称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中国木版年画之源。
    朱仙镇木版年画在明以后,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文故事,其神像画继宋元之画风,线条粗犷刚劲,形象古拙,构图简约,色彩对比鲜明强烈,为中国木版传统年画之典型。朱仙镇木版年画上承汉唐传统,下启明清而传承发展,贯穿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见证我国农耕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世界民族艺术史上的东方民间艺术瑰宝,目前的状况是濒临失传,举步维艰,亟待抢救、保护,传承发展。
 
    传民艺之魅力,承传统之文化——我院举办朱仙镇木版年画展暨学术交流活动
关闭

密码登录

登录